普门品全文网
普门品全文网
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
主页/ 近现代往生纪实/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不能往生的原因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不能往生的原因 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 还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什么?烦恼、习气、境界的诱惑,这是很大很大的阻力,许许多多人学佛不能往生,什么原因?...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不能往生的原因

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

还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什么?烦恼、习气、境界的诱惑,这是很大很大的阻力,许许多多人学佛不能往生,什么原因?

就是这个障碍他没有办法放下。这个事我也常讲,我讲十六个字,这里面有十二桩事情;这十二桩事情,你只要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就错过了。这十二桩事情:第一个自私,第二个自利。“自私、自利”这四个字两桩事情;接着“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总共这十六字里头十二桩事情,要统统放下,我们的障碍就没有了;亲近善知识又没有障碍,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这个认知是真实智慧;没有真实智慧,你不认识,你不知道。起心动念你都落在世俗知见之中,你都落在三途六道之中,你怎么能出离?

所以真正学佛人,不能有“自私自利”,不能有“名闻利养”,不可以贪图世间“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六根对的境界,这个不能不放下。学佛学了很久的、多年的,我们常常接触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对于自己物质生活的享受还是斤斤计较,不能够随缘,他还是被境界所转,不能得清净心,没有智慧,他的智慧没有现前。

我们举个例子,供养父母,供养佛菩萨,供养老师,我们尽心尽力,这是性德的流露;但是这供品不可以刻意去寻求,刻意寻求就错了。怎么样才是对的?随缘,随分随力。随分随力,我已经做得很圆满了,这是正确;刻意寻求就过了头,过了头是错误的;很随便,漫不经心也是错误的。所以礼讲节度,恰到好处,我已经尽心尽力,就能做到这样,这样在我的水平就是满分,这就是最好的,不要跟别人比。

为什么?各个人的智慧福德因缘不相同,不能拿别人的标准作我的标准,我的标准也不是别人的标准,这个如法。这样学佛,你才得大自在,你每天生活才法喜充满,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个要智慧,这就是真实的功德。

功是讲我们的功夫,真正下了功夫;德,道德的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古时候这两个字是通用的。功是修因,德是果报。所以种瓜得瓜,种瓜是功,你用了功夫,得瓜就是得到果报。“功德”两个字,一个是因,一个是果。

譬如我们一般在讲席里头常常举的例子,持戒有功,得定就是德,因戒得定;修定有功,开慧是德,智慧开了。所以戒是功,定是德;定是功,慧是德;慧是功,自在解脱是德。我们晓得怎么个修法,怎么样成就,这所谓是“功不唐捐”。

所以修行人最重要的是心要定,不能受外头境界的影响,更不能被外面境界诱惑。这一生当中,在生活里头,对人对事对物,自己能作得了主,这个人就是现在我们经上讲的“三昧”,三昧就是禅定,你就得定了。定,不是一天到晚盘腿面壁,不是的;是在生活当中,行住坐卧都不受外境影响,自己能作得了主宰。真正做到“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你的智慧开了。你有智慧,当然世出世间什么样疑难杂症,到你这个地方来,统统都解开了,都圆满了,这才是真实的“功德藏”。

这个“藏”是含藏的意思。所以清凉大师备注里头注得很简单,他只有一句话,“得照藏身之实智”,实智才显出来。用什么显的?三昧显的。

我们今天没智慧,为什么?心是浮动的,禁不起境界诱惑。有些同修们从外地来到香港,香港这个地方,过去虚云老和尚说:“花花世界!”诱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你们在香港这些百货公司、商场里面转转,动不动心?看这个东西很不错,想买;看那个东西也还不错。看不完,你买不尽!你身上带的钱全部都买光,都花光了,这个我们叫什么?观光,你在那里一观,口袋里全都光了。观光!如果是有定的人,自己能作得了主的人,他到那边去观,他有收获,他的收获不是带来一大堆心爱的东西;带一大堆心爱的东西,那叫烦恼,带了一大堆的烦恼!我的话你要仔细去想想。

修行人到商场百货公司去参观,他得定,他开智慧,他的定慧增长。慧是什么?他看到这些商场百货公司,这些产品日新月异,这是智慧;你问他什么事情,他都了解,他不是不知道,他不糊涂,样样清楚。他看了之后,就是看的当时,看了之后,如如不动,没有起一个念头,我想要这个,我爱那个,没有,没有动一个念头,这是禅定。所以真正修行人接触这个环境,他是定慧等学,定慧并进,都在提升,都在增长,他不一样。一个是很容易受外头境界诱惑,一个是决定不被外境诱惑,真智慧。这都是讲的实智。

这种修行的方法是自行化他,自己把自己戒定慧三学、纯净的善心善行做出来,显现出来给你的同参道友,你周边的同参道友,给他们看,帮助他们,提醒他们,修行要像这个样子。这就是宗门里面常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你走到百货公司、商场里面去参观,那是“百花丛中过”;没有起一个念头,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那是“片叶不沾身”。这是真正的“真诚清净平等觉”,完全显露出来了,就是这个经里讲面的“普照法界”!我们会不会?我们学了佛法,会不会用?

学了,最可贵的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显示出华严境界,无障碍的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显示出自在随缘。人过这样的生活,我住在香港,跟住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跟住在华藏世界有什么差别?跟诸位说,没有差别。然后可以说香港就是华藏,香港就是极乐,看你是用的什么心。你用的是“清净平等觉”,香港跟华藏、极乐就是等同,平等平等,没有两样。如果用的是“妄想分别执著”,那就告诉你,香港是香港,极乐是极乐;香港不是极乐,极乐不是香港;香港不是华藏,华藏不是香港。这里头的义趣要懂,然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在经上所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觉悟的人,他高明高在哪里?他心转境界,他能把香港转变成极乐,把香港转变成华藏,这是觉悟的人。不觉的,跟诸位说,把一真法界转变成九法界,把一真法界转变成三途六道。我再告诉你真实话,真实话里头没有三途,也没有六道,也没有九法界,也没有一真法界。这样说起来,初学的同学听了之后,心里慌了,会产生恐怖。所以佛祖说法一定要当机;换句话说,面对大众,他是什么样的根性,法一定要应机,所以要契机。契机契理这是正法,契机不契理,契理不契机,都不是正法。为什么?众生不得利益。

佛菩萨说法真实的目的是利益众生。利益有三大类:对下根的人,帮助他“断恶修善”,他得利益,断恶修善不堕恶道;中等根性的人,帮助他“破迷开悟”,他的境界可以向上提升;上上根人,帮助他“转凡成圣”。

如果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义趣,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自己能作主;自己能作主,就不会被命运控制,不会被“数”拘束。要不要看风水?不需要,心转境界,还看什么风水!看风水是什么?心转不了境界,心被境界所转,那就需要。凡圣差别在此地,迷悟差别也在此地,我们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663卷)【世界海微尘数普照法界一切如来功德藏智光明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