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作者:念佛网 时间:2024-02-12 05:39:28
导读:此次研讨会为期一天,主要围绕僧伽教育的传承与开展、僧伽教育的模式与经验、佛教教育的实践与全球化以及佛教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等四个主要议题展开。(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杨曾文教授认为,随着...
此次研讨会为期一天,主要围绕僧伽教育的传承与开展、僧伽教育的模式与经验、佛教教育的实践与全球化以及佛教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等四个主要议题展开。(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杨曾文教授认为,随着习近平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国佛学院的办学方针、方式方法,来适应我们这个新的时代。(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黄夏年教授就抗战期间南京成立伪“中国佛教会”的革新内容及其思想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失败的原因。(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温金玉教授介绍慈舟大师一生的办学历程,从大师筚路蓝缕的办学育才历程中,体会那份百年树人的不易,探索时时“以戒为师”的僧格养成制度,道赖人弘,养育僧才。(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楼宇烈教授认为,传统的师徒相承教育有其优越性,对现代教育有一定的补充。(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魏道儒教授认为,佛教教育应把个人修行与教化众生统筹起来,坚持基本信仰、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现代化原则。(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纪华传教授以民国时期,月霞法师创办的华严大学,谛闲法师创办的观宗学社为例,对于保持传统、依托丛林的僧教育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及其特色等进行探讨,为当今的佛教教育提供借鉴。(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邓子美教授强调,佛学院教育须牢牢把握以人文教育为中心。育人向善向上为根本,而辅之以增长科技与外语等工具性知识。改变中国传统教育“满堂灌”的模式,让学生自行得出结论,确立信仰,增长智慧。(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宣方副教授认为,佛学院教育是一个阶段性的教育,应偏重于“多闻多思”方面的教育,佛学院教育制度中可以建立“导师制”。建议在研究生阶段推广以“导师群”为组织形式的教师指导团队,并将这一制度推广到本科生阶段,如此既继承了传统,又可以补足现代佛教教育的不足。(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何欢欢教授就有关“数字佛陀”做了主题阐释,以人工智能带给佛教的改变为视角,探讨未来弘法方式的更多可能性。(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何建明教授以太虚大师的教育为基础,对于近百年来中国佛教发展变化作了梳理。强调僧教育与僧团建设、住持弘法相结合。(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张雪松副教授就中国当代汉传佛教的公派留学及其相关管理作了阐述。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佛教自身的发展,在留学僧选派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规范性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可以借鉴其他宗教团体,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理净法师强调,在转型时期,佛教教育应该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学术与信仰的一致、教理与行持的并行、学院与丛林的一体。(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向学副院长主持闭幕式(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宗性副会长在闭幕式上讲话(图片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两千年的中国佛教历史,走出的是一条佛教中国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创新之路。从译场教育到丛林教育再到近现代佛学院教育,不同的僧教育模式正是对不同阶段佛教使命的有效回应,也承载着僧伽对于一个时代的使命担当。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中华民族的新时代,中国的僧教育要走什么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佛教界所要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2017年11月25日,由中国佛学院主办的“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佛学院礼堂举行。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向学法师,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曾文教授、魏道儒教授、黄夏年教授、纪华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何建明教授、宣方副教授、张雪松副教授,江南大学邓子美教授,浙江大学何欢欢教授,中国佛学院副教授理净法师以及我院师生等一百余人参加此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为期一天,主要围绕僧伽教育的传承与开展、僧伽教育的模式与经验、佛教教育的实践与全球化以及佛教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等四个主要议题展开。上午的两场会议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宣方副教授、张雪松副教授主持,下午则分别由中国佛学院副教授理净法师和浙江大学何欢欢教授主持。 与会法师、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他们从历史经验、丛林教育、现代教育、宗教的中国化、公派留学僧、人工智能等角度展开讨论,为佛教人才培养、办学方针、学科及学制建设等问题发表意见,并提出建议。 闭幕式由向学法师主持,张雪松副教授从佛教历史的未来和展望、民国佛教的经验与教训两个方面对学术研讨会进行详细总结。 宗性常务副院长在闭幕式上致辞。对参会的法师、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认为,此次研讨会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将来做好佛教教育工作,有很好的参考与借鉴。社会对佛教教育有很大期许,但教育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着自己的规律。佛学院教育不是僧才培养的唯一渠道,佛教僧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教育,学院教育和寺院传统的教育要有效地结合,才能培养出佛教优秀人才。佛学院人才培养的思路,当以掌握教职人员必备素养为基础,引导学僧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方法,牢牢把握佛法的核心要义,应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 下午六点,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