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普门品全文网
南怀瑾 黄念祖 李炳南 刘素云 钟茂森
主页/ 林克智/ 文章正文

寺院游览趣话

导读:寺院游览趣话林克智  初次来到寺院旅游观光,人们往往会对所看到的东西产生好奇,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弄清楚其来龙去脉。这样的问题不少,但为篇幅所限,我们择其要简介如下:  1.僧人见人为什么要“合掌”  我们在寺院游览,经常会看到僧人与人相见的时候,总是十指并拢,左右合掌,放在胸前。这正是僧人最普通的礼节,叫“合掌”,也称“合十&rdquo...

  寺院游览趣话

  林克智

  初次来到寺院旅游观光,人们往往会对所看到的东西产生好奇,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弄清楚其来龙去脉。这样的问题不少,但为篇幅所限,我们择其要简介如下:

  1.僧人见人为什么要“合掌”

  我们在寺院游览,经常会看到僧人与人相见的时候,总是十指并拢,左右合掌,放在胸前。这正是僧人最普通的礼节,叫“合掌”,也称“合十”。《法华经·比喻晶》中有一段文字:“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即说明对别人施行此种礼节的具体做法。僧人们以这种礼节待人,有表示衷心敬意的意思。

  2.礼拜有哪几种

  前面说到的“合掌”,可以说是用得最为普遍的形式之一。总的说来,僧人“礼拜”的形式,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在古代印度流行的有9种,即:“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平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随着佛法的东传,僧人们“礼拜”形式也随之而来,大致相承沿袭,不过分得更多更细。

  一般说来,僧人相见多以“合掌”互致礼拜为常见。但也有不少的僧人是以“问讯”为礼拜。即先两掌仰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大拇指尖相对结弥陀印,曲腰至膝。此时两手不能弯过膝部。再将两手中指、无名指互抱,食指与大拇指都相对竖起,同时举起一齐拱至齐眉,再放下改为合掌。与此同时,口中发言相问。不过,所问的言语由于戒腊的长短、辈份的尊卑相异而有所不同。据《僧史略》等记载,一般说来卑者向尊者发问,是说:“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否?”若是尊者问卑者,则问:“不审无病无恼,乞食易得否?住处无恶伴否?”

  在佛教仪规中还有比丘相互之间的礼拜,是“互跪”的礼节。所谓“互跪”,即是左右两膝,交互跪地,故称之。僧人之所以如此礼拜,《释门归敬仪》说是由于“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佛教仪规中对比丘尼则要求实行“长跪礼”,即两膝一并着地,两胫翘起,用两脚趾拄地,挺身叉手。实施“长跪礼”时,也可先下右膝,再下左膝。如《神足无极经》上所记载的“……月天子即从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长跪。”

  佛教仪规中记载,僧人礼拜的最高形式是“顶礼”,它的山来已久。据《释门归敬仪》中说,“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高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在《无量寿经》中有阿难尊者对无量寿佛行顶礼的描述,“……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这里的五体投地,也称“五轮投地”,即“顶礼”。具体步骤是先直立合掌于胸前,二足跟相距二寸,两足尖呈外八字形分开,相距八寸,这是准备姿势。接着是右手先下,左手合掌式,腰渐弯下,同时两腿屈下,两膝靠着拜垫外沿。尔后蹲下,右手先着拜垫,接着是左手放在拜垫上,落在右手的稍前方。然后将右手移上一手距离,再把左手也移前半手位置,使两手齐平。接着将两手翻转,手心朝上。同时头也弯下,着垫于两手之间。此时,“二肘、二膝、顶”均着于垫。而此五者,古称为“轮”,所以这种姿势叫“五轮投地”或“五体投地”。此后,先是两手翻转,同进抬头起身,两手的动作则与弯身时相反。进而将右手撑在拜垫上,身体渐起直立。然后,将左手提起到前胸,随着右手也提起于胸前,二手合掌,则顶礼毕。

  3.礼佛的次序和方向有没有特殊的规定

  在佛殿内礼佛,一般先礼殿中间的主佛,后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去礼拜其余佛菩萨;或在礼拜时,统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尊法、贤圣僧,这样心发得大,功德也更大。礼拜者的位置宜在两旁,一般男众在东单,女众在西单。有些初人佛门礼佛的人,不懂佛教仪规,自以为在前面或中间礼拜功德大一些,其实在正中央拜是不妥的,特别是中间的大拜垫,是专供方丈和尚或主法师父礼拜时用的,一般信众不能在这个位置拜佛,这点应特别注意。

  有些初人佛殿的人,不知道怎样拜佛,看人家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拜,他也跟着很虔诚地转着身体拜,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拜,更不知道拜什么。其实你拜佛只要面向佛像拜就好了,假如你所想拜的那一尊佛,佛殿中没有塑,那也不要紧。如你要礼拜阿弥陀佛,而大殿中又没有塑阿弥陀佛,那你只要口称一声“顶礼南无阿弥陀佛”,随着拜下去就可以了。

  来的方法,我父亲临死之前,只交代我每一天早晚都要礼拜六方,但我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这样拜?”佛陀听了之后,就对善生说:“这是礼拜六方师。六方师即是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子为西方,奴、仆为北方,亲友为下方,梵志沙门为上方,他们对你有恩,故要礼拜。”接着佛陀又告诉他说,你要拜六方也很好,但在拜时要知道:拜东方时,你就要以五事奉敬供养父母,父母则以五事善念其子,为人子女者应感恩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教育我们的恩德,我们拜西方时,就是感恩妻子,丈夫要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则以十三事善敬丈夫,为人夫者应知,因为有妻子,所以家中调理得好,她能让我工作时无后顾之忧,所以我要感谢她;南方是拜我们的师长,弟子要以五事恭敬供养师长,师长则以五事善念弟子;若是拜北方,主人要以五事悯念奴婢(现在也可以理解为对待保姆、工人),奴婢以九事奉主人;礼拜下方就是说,亲友之间要以五事爱敬供给亲友们;拜上方就是拜修行人,拜沙门,梵志。印度修行人叫做梵志,施主要以五事尊敬供养沙门梵志,沙门梵志则以五事善念施主(现在的出家师父利在家信徒的关系也要这样)。这是佛陀看善生盲目地拜,所以藉此机会,引导这个虔诚的年轻人转念,这用佛教语言来说,就是“方便接引”,或叫“方便开示”,让善生知道不应盲目地礼拜。

  4.进寺礼佛为什么要上香

  我们一进佛寺,就可闻到阵阵清香,至佛殿前还可看到乔烟缭绕之美景。在佛前点香叫上香,俗称烧香,是佛教徒礼敬佛法僧三宝的一种方式。因此,进佛寺的人大都要烧香,以表对佛菩萨的敬意之情。

  上香代表烧香者本人对三宝的敬意,若香炉内已有点燃着的香,则不用再点,仅对佛菩萨礼拜即可。如你自己带好香来,则把香放在香炉边请香灯师父在需用日寸点燃,这样功德更大。上香要诚心、敬意,更不必多插。插一支香表示自己没有妄念、没有分别心和染污心,一心一意供佛;插三支香亦有代表上香者心意的表法:如供养佛,法、僧三宝,或勤修戒、定、慧三学,还可在佛前插一支香发一个愿,如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因此,插香时不必大把大把地东插西插,也不必东求西、拜,并且所求的都是世间俗事,这样不但把环境搞得乌烟障气,还失去供佛菩萨的意义。

  读了上一节礼佛的次序和方向后,我们就可理解上香时,也不必把整把香捏在手中,向东南西北方乱转,这样做不是佛教的方法,反会失去敬佛的意义。

  上香的正确方法是先拿起一支或三支香点火,点着后即将香头竖向上,用右手把火轻轻扇灭,不能用口吹或挥动香使火熄灭。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把香杆夹着,以左右手的大拇指承托着香尾部,使香头平对佛像,然后举起齐眉供一供。若只上一支香,只用左手把香插在香炉中间即可;若上三支香,先插中间的一支,然后以右手插右边的一支,用左手插左边的一支。插香时要注意每支香都要插得垂直,不能东倒西歪。三支香插好后再三拜、一问讯就好了。

  5.为什么寺院中莲花特别多

  我们在寺院中游览,可以看到不少的花卉,把寺院点缀得清新悦目。而花卉之中,见得最多的则是莲花。有立满于放生池或莲池内的生气盎然的鲜莲花,也有用作装饰的莲花图案,见诸墙面梁角,还有释迦牟尼佛塑像手上所持莲花,就连大雄宝殿诸殿堂中释迦牟尼佛等像也是坐在莲花座上。莲花在寺院中有这么多,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古代印度是十分崇奉莲花的。而产生并形成发展于此的佛教,更是与莲花有着不解之缘。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有莲花相伴。尔后,转*轮的座位就得名“莲华座”,当时双腿叠盘的坐势,则称“莲花坐势”。而莲花在我国,一直是很得赞美的。早在《诗经》中就有“灼灼芙渠”、“菡萏盈渠”等佳句。此后的历代诗人,对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艳而不妖的形态,更是赞誉不绝。而且,随着佛教东传,人们对莲花的崇奉有增无减。历代高僧对莲花更是视若珍宝。晋代高僧慧远就在庐山东林寺,率众开凿莲池,亲植莲花,成为佳话。其后所种莲花随着佛教的传播,也传到日本,种植至今。慧远和尚当年还曾在东林寺率徒众123人,结社念佛,同修净土之业。社名就叫莲社,后来净土宗也即称为“莲宗”。由此可见,莲花已成为佛教的象征。其意义就在于莲花,虽是植于污泥之中,却不为污泥所染。而佛教教义中则认为,世间是不完美的,而且充满污秽与苦恼,有生、老、病、死四苦等等,人们只有通过修行,开发智慧,增长觉悟,从而到达解脱的彼岸。对此,在佛教经典中多有记述。《妙法莲华经》内,多次以莲花的幽香淡雅,来比喻经典的洁白微妙。在《华严经探玄记》中,莲花则被誉为具有“香”、“净”、“柔软”、“可爱”四德的香洁高雅之物。《大日经疏》卷十五内,更有“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悦可众心。今密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吉祥”的说法。

  6.“卐”表示什么意思

  我们来到寺院游览,在不少的建筑物与其他器物上可以看到刻画有“卐”的图案,就是在大雄宝殿内主尊佛像——释迦牟尼佛的前胸也塑有凸形“卐”字图案。之所以在佛教寺院乃至佛教经典中,“卐”字图案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是有其由来的。

  “卐”,本来是古代的一种咒语符号、护符或宗教标志。印度先民很崇奉,并广泛使用。“卐”在我国远古时期也有出现,只不过由于时间长了,对其最早的读音和本义文已失考,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尚未定案。而自佛教东传进入我国后,北魏菩提流支在《十地经论》卷十二中,将其译为“万”字。晋代入华的西域僧人鸠摩罗什和唐代高僧玄奘法师都将它译为“德”字,取万德庄严的意思。宋代普润大师在《翻译名义集》中记载,“武则天曾‘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当然,从历史情况看,这显然是不准确的,但也应当说,武则天之此举,对于“卐”在我国的更广泛的推广是有一定作用的。也正因为这样,一直到今天,“卐”字在佛教中,仍有其特定意义,它不仅有“吉祥云海相”之称,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同时,由于长期广泛普遍的使用,对佛教来说,“卐”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象征标志。

  7.僧人为什么特别重视扫地

  在电视或电影里,我们看到过不少僧人执帚扫地的镜头。若到寺院中去游览,更可亲眼看到僧人执帚扫地的情景。而且,执帚扫地的僧人既有老的、也有年轻的,个个对此都是十分认真,甚至可说是一丝不苟。这是什么道理呢?

  说来话长,原来在佛教中对于扫地的看法,不同于我们世俗说法,而是作为一种传统来承继。据佛经记载,佛门弟子无论大小老少,都要参与扫地。这是从当年释迦牟尼佛开始的。《毗奈耶杂事》上记载有当年“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众生,于胜田中植净业故,即自执彗(扫帚)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据说那次将逝多林打扫干净后,释迦牟尼佛就在法堂中告诸弟子说,凡扫地的人有五种功德:  “一者自心清净,者令他心清净,三者令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义,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也由于这一道理,僧人们对扫地就格外重视了。所以,一般说来寺院的洒扫比起世俗人们来更为勤快,寺院内外也就能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8.寺院中的故生池作什么用

  许多大的寺院都有放生池,放生池的作用就是放生。为什么要放生呢?

  释迦世尊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们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因为存心不同,行为有异,障蔽了原有的光明智慧,故有众生,有人、天、鱼、鸟、畜生的分别。佛教还认为各类众生,最后都可以成佛。因此,“慈悲为本”就成了大乘佛教的重要观点。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真直无私的爱,正因为父母对子女有纯厚的爱和悲愍同情之心,才能将子女抚育成人。若能将这种精神推广到社会,那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无限美好。一家人,大家都互助互济,家庭和睦了;邻居之间互谅互让,社会上敬老护幼,互相谦让,道德风尚提高了。随着大家都心情舒畅,精神也文明起来了。这就是从父母之慈爱,扩人到全社会所得到的效益。

\

  佛教所提倡的慈悲,比这更要进一步,即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佛教徒对种种动物,应有一体观念。动物也和我们一样贪生怕死,也知恩知怨,虽然口不能说,但在行动上也会表现出来,读者们也可能有这个感觉或体会。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人类还要吃众生的肉呢?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有灵性,在杀害宰割之时心惊胆碎,临死挣扎,惨痛哀号,在挖肠煎煮时,有些生灵还肉跳筋抽,故有仁心的人,当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有人说荤食有营养,可补身,但动物肉中所含的胆固醇及种种病菌、毒素,对人体带来的影响不堪设想,想健康长寿反而多病短命。故佛经说“杀生害命者,得多病夭折报”。

  学佛者都知道,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现象都有一个基本法则,就是因缘所生法,也就是因果法则。当因缘成熟了,各种事就成功;因缘分散了,就坏灭。这种现象,在空间上通达十方;在时间上连续不断,即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每个环节都受前后左右影响,所以看起来非常错纵复杂。虽然错纵复杂,但亦非常准确,分毫不差。犹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此观之,假使过去造了恶业,难免今生堕入畜生道,因此现在的各种动物中,可能就有我们过去世的父母、子女或六亲眷属,故《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夫食肉者断大慈种,佛性种子,一切众牛见而舍去。”又《入楞伽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牛而为吗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所以佛教认为放生非但是救物命,{吏生态平衡的善事,也是救我们过去世亲人的大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楞严经》上说的:“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人之食众生肉,今世你杀他,来世他杀你,冤怨相报,互相残杀,无有了期。小而横祸仇杀,大而战争侵夺,都受此恶因影响。我们为消灭恶报相续,为得大众都能无病长寿,要尽力放生!

  杀生得无量罪,放生得无量福。戒杀放生之心是慈悲心,此心与十方诸佛之心相应,故感应最速,故凡祈福禳灾,祝寿荐亡,皆宜多作放生功德。如能再以此功德,回向十方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必定会蒙佛慈悲摄受,永脱苦轮!这就是佛教要放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