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还有自己对名望、地位、财产、权力的执著之中衍生出来的。人为了要在社会生存,所以需要有家庭、有财产。既然是在家人,

    阅读全文>>2019-10-26
  • 圣严法师《禅修的历程》

    圣严法师《禅修的历程》

    中国的禅宗,是不落阶次的顿悟法门,若涉及禅观或禅教的方法,例如数息观、不净观、因缘观、枯尸白骨观等,便可能被视为渐悟法门了,但是不假渐修而能顿悟成佛的人,毕竟太少,从禅

    阅读全文>>2019-10-26
  • 圣严法师《惭愧心》

    圣严法师《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自卑、自贱,看似两种不同的毛病,实则是一体的两面。虚骄自负的人,多半是有些许能力的人,只因害怕别人瞧不起他,便像螳螂向

    阅读全文>>2019-10-26
  • 圣严法师《有条件的虚荣心》

    圣严法师《有条件的虚荣心》

    虚荣心的泛滥,在现代社会中可说是越来越明显了。原因无他,人的欲望无止境,同侪间会互相比较,看到人家要,我也想要;看到别人有,我也想拥有。所以,物质生活好的时代,人们的虚

    阅读全文>>2019-10-26
  •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所谓‘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

    阅读全文>>2019-10-26
  •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

    阅读全文>>2019-10-26
  • 在佛教中,禅师、律师、法师是

    在佛教中,禅师、律师、法师是

    佛教中,禅师、律师、法师是一样的吗? 在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一共五类。长于诵经的为经师,长于持律的为律师,长于论义的为论师,长

    阅读全文>>2019-10-26
  • 圣严法师遗言

    圣严法师遗言

    一、出生于一九三○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俗家姓张。在我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礼请一至三位长老大德法师,分别主持封棺、告别、荼

    阅读全文>>2019-10-26
  • 首页
  • 上一页
  • 636
  • 637
  • 638
  • 639
  • 640
  • 641
  • 642
  • 643
  • 644
  • 645
  • 646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8000 条
  •  页 GO
推荐阅读
热点关注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