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由语言、思考,或是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行为,都称之为业;因此我们任何起心动念或举手投足,可以说都是在造业。人不可能
一、修行功夫贵恒常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子们在灵岩山寺打佛七,日日跟着维那、悦众师父们精进用功,太好了!用得法喜充满,心里有所依赖;但回家后要怎么保持用功不懈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于过去的骄傲与悔恨,也不将宝贵的生命消磨在对于未来的幻想与忧虑,即是积极。许多的人成功时很骄傲,失败时很后悔,这都是我
圣空法师:为孩子供养寺院,回向他却没有效果,请问怎么办? 答:因为你现在做了这么多,你的儿女没发心,功德在你身上,七分功德他只能得到一分。并且因为你自己修行功夫上不来
读地藏论坛“出家人若将信众供僧的饮食回施俗人(在家人),不要吃啊”,其实是可以吃的,但有前提条件。 《南传出家人托钵时供养须知》《http://www.jietuozhilu.net/jtbbs/showtopic-66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