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的目的,究何所在?简单的说,在明心见性。心性者,众生本源,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不受后有,度己度人,普利群生。明心见性,必须真参实证,非徒能诵经说法便谓之。 昔香岩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德;一个没有智慧的人,自己有财富也不知道怎么去修福。这里有个例子。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长者,叫阿鸠留,既不信前生后世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意识,而被原谅的人作为被动的一方就会很痛苦。所以,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人世纷争,无非恩怨。因恩生爱,
问:发了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索达吉堪布答: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抓住这两点——励力对治自己的染污心、好行无义心,根本不可能护持菩提心。有些人经常想:;什
须知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论行住坐卧,常念佛号,或声或默,皆须听己念佛之声。倘能如是,则业消智朗,障尽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