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新闻

佛学新闻

  • 如何对待父母、妻子、丈夫、儿

    如何对待父母、妻子、丈夫、儿

    如何对待父母、妻子、丈夫、儿女?《父母恩重经》说父母十恩:  一、怀胎守护恩 六、乳哺养育恩  二、临产受苦恩 七、洗濯不净恩  三、生子忘忧恩 八、为造恶业恩  四、咽苦

    阅读全文>>2019-11-09
  •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答:所谓的感应,即自心对心外各种事物产生的反应。人们看到圣人的画像,寺庙的佛像,阅读佛经,以及在夜梦中所历种种境界,凡有感于心,皆属感应。

    阅读全文>>2019-11-09
  • 如何参话头- 禅宗探秘

    如何参话头- 禅宗探秘

    达摩祖师偈曰: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这心心心是佛  今天讲“入禅之门”,先介绍一下

    阅读全文>>2019-11-09
  • 好景不常

    好景不常

    【经文】世尊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有淫女,名曰莲华,善心自生,便弃世事,作比丘尼。独诣山中,行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女因饮水,澡手照影,自见面像,姿妍无比,即便出家

    阅读全文>>2019-11-09
  • 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2018-04-11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心存感恩,是一种可贵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前提。孩子是现代家庭的中心,父母要想让孩子成长为有

    阅读全文>>2019-11-09
  • 如何判断自己所修的是不是正法

    如何判断自己所修的是不是正法

    修行的过程中,不要去找这些感觉、境界。感觉好也好,不好也好;有好的境界也好,有不好的境界也好;有感应也好,没有感应也好,这都无所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按次第学修。

    阅读全文>>2019-11-09
  • 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大安法

    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大安法

    问:在学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居士们常讲自己的“护法”如何如何,这对居士自己和其他修学佛法的人有什么危害?请师父谈谈清净心,如何下手修持?

    阅读全文>>2019-11-09
  •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

    【学佛需要明白的第一道理】 学佛是为了成佛,人人都能成佛,是因为人人都有佛性。佛相比我们凡夫,佛性不会比我们多。我们凡夫相比已经成佛的佛,佛性不会比佛少。 当然,很多人

    阅读全文>>2019-11-09
  • 首页
  • 上一页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8000 条
  •  页 GO
推荐阅读
热点关注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