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彭州(今四川彭县)大随南堂元静禅师(后名道兴),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赵,四川阆中玉山大儒赵公约仲之子。元静禅师十岁时曾得
“性具”在天台四教中属于圆教,贯穿于该宗的心法关系、生佛关系、止观修持理论之中,究其中心思想则不出“性具善恶”、“性具实相”以及由“性具实相”衍生出的关于心法关系理论的
“追寻历史足迹”系列活动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参访团于11月7日参观访问了位于台湾南投的中台禅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及首都师范大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遂致发心的因缘与相状错综复杂。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曾将行人发心的相状类分为八种,即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兹具述如
教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 时间:2006年01月07—12日 地点:印度 菩提迦耶 翻译:生命电视台DVD 整理:陈佳云 校对:普璞/华容 戒律之体性具有四种功德之相,何者为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