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新闻

佛学新闻

  • 善心救自己

    善心救自己

    古代有个教书的先生,他被一个乡村聘为一所学堂的老师教书,这位老师为人很老师也很尽责,大家很喜欢他,再说他教的书很好,就这样年复一年,突然在一个学期末时,村长给了他平多很

    阅读全文>>2019-10-24
  • 喜于善法是精进

    喜于善法是精进

    喜于善法是精进  所谓的精进,是对正法有强烈的希求心和欢喜心。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心相续,有没有欢喜之心,有没有强烈的希求之心?“唉,要闻法了;唉,要做课了…&hellip

    阅读全文>>2019-10-24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回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回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善财来到那罗素国,打听毗目瞿沙,竞无一人知道。那罗素国那么大,要找到其中一个不知住处的人,真如大海里捞针,谈何容易。可是善财已经在休舍优婆夷处,学得与

    阅读全文>>2019-10-24
  • 四天王献钵

    四天王献钵

    佛陀成道后不久,在禅定中观想思惟道:「我已经在这世间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想起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需要我去救度,我应该让他们种福田修善业。过去诸佛都以持钵向众生乞食以养色身

    阅读全文>>2019-10-24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九回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九回

    第十九回 拜无厌足王善财得到普眼长者对症下药的教诲,想到前去的路上无厌足王,必定是个贪而无厌的家伙,有什么值得参访呢?又想于善知识的所有教诲,皆应随顺,还是往多罗幢城走

    阅读全文>>2019-10-24
  • 四依法

    四依法

    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根据佛学大词典的解释如下:  指四种依止之项目。依,依止、依凭之义。于经论中约分五类,即法四依、行四

    阅读全文>>2019-10-24
  • 噶玛拔希:藏传佛教第一位转世

    噶玛拔希:藏传佛教第一位转世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解决传承问题的一大创举。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的化身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后寻

    阅读全文>>2019-10-24
  • 四禅天的境界

    四禅天的境界

    四十六.四禅天的境界三禅是“离喜妙乐地”。在定中离开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种的欢喜,而得一种妙乐。这种妙乐,无法可形容出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在此境界,把念头也止住了,没

    阅读全文>>2019-10-24
  • 首页
  • 上一页
  • 701
  • 702
  • 703
  • 704
  • 705
  • 706
  • 707
  • 708
  • 709
  • 710
  • 711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8000 条
  •  页 GO
推荐阅读
热点关注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