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老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11集 2016年2月24日 讲于 澳大利亚
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母亲怀孕,叫胎教。怀孕这十个月当中,母亲的思想没有恶念、没有邪思,都是正知正见,母亲的言语柔和,母亲的活动都如理如法、都守规矩。好像《弟子规》里头所说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父母统统都做到了,孩子还没有出胎、没有离开母体,他已经受到最好的教育,这个小孩子生下来好教,有德行、有聪明智慧、听话,也就是我们常讲老实、听话、真干,是在怀孕的时候就培养出来。
出生之后,他睁开眼睛他会看、他竖起耳朵他会听,他已经在学习。谁教他?父母教他。父母的言谈举止他在模仿、他在学习。学多久?一千天,也就是三岁。从出生到三岁,这是第一任的老师,母亲承当了。所以母亲是儿女第一任的老师,根扎下去了,古谚语有一句话说,“三岁看八十”。
三岁,他看,天天看,看了一千天,所以就变成他的习惯了,他的习惯从思考问题到言语动作向父母学习,全学会了,叫“三岁看八十”。三岁,他所学的这些伦理道德的教育根扎下去了,根深蒂固。
六、七岁上学,老师教他,好教;老师继续要表法,老师不好当,是学生的榜样。学生的榜样最初是父母给他打下基础,现在让老师再帮助他长成。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许多典籍、经典,“经”,大圣大贤的教学,这些文字要让小朋友读诵。对着书本叫“读”;不对书本叫“诵”,“诵”就是背诵。
怎么背诵?学生还很小,智慧没开,记忆力很好,所以只教他记,督促他的遍数。
老师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开悟,小悟、中悟、大悟,帮助他开悟。让学生读,读一千遍有一千遍的悟处;再读一千遍又有悟处,跟前面不一样。如果一天念十遍,不难,一年就一千部,年年向上提升,真的可以到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到不了,也能够到大悟。大彻大悟,圣人;大悟是贤人、菩萨;小悟是阿罗汉、是辟支佛。这是古人学习理念、教学的理念,跟现在不一样,古人学这个终极的目标是圣人、贤人、君子,圣贤君子的教育,这个教育根扎下去了,到十四五岁再学佛经很容易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