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普门品全文网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佛教常说的禅茶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

导读:佛教常说的禅茶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网友的提问@万千硕请问法师,“禅茶一味”怎么解?...
佛教常说的禅茶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

网友的提问

@万千硕

请问法师,“禅茶一味”怎么解?

法师怎么说

@正智法师

静心品茶思维人生,专注一境了断生死,禅茶二者有相通、相同处。都需远离烦躁,去除杂念。佛教禅师多数会喝茶,禅宗有“吃茶去”的公案。故此,有禅茶一味的说法。

大家的看法

@六点半

先说茶,抛开茶复杂的品种,种植,制造,保存工艺不谈。仅说如果要品茶,就是一个复杂专业的技术活,除身体各感知器官(眼耳鼻舌身)要非常敏锐外,就必须专注。专注到一定程度的品茶者就靠近止观的止(定)了。(不了解止观的朋友可以点击这篇文章-佛家说的入定就是打坐吗?两者有什么区别)在此之后还可以洞澈茶汤中各种微细变化。有点观的意思了。再体会同一款茶(普洱生茶最明显)的味道因“缘变”而千变万化,没有自性。这就有点观空的意思了。

但遗憾的是以上这些是依佛教的缘起性空,止观禅定在走。并不是禅宗的“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是禅宗的圆悟克勤写出来的,他对此是什么意思并没有看到详解。后世各种解读都是解读人自己的认知。但是既然是出自汉地禅宗,只能依禅宗的观点去解读。

禅宗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禅宗的“禅”并不是佛教的禅定止观(四禅八定)的禅。站在佛教的即有体系来判断只能是一个小众偏门的追求“顿悟”的明心见性。但是汉地禅宗并未给自己这个偏门取个新名字。而是继续依附在佛教的“禅”这个大品牌下。这很让人有点想呕吐的感觉,完全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

茶的品评标准一般按“珍鲜馥烈”来评判。和禅宗的价值取向是乎是两个方向。据个人的观察,绝大多数茶艺师并不知道汉地禅宗的主张是什么,只知道一个字“静”。绝大多数汉地禅师也并不会品茶,只会“喝”。这两个都是专业度很高的行业。也并非两边都涉猎十多年就可以融会贯通出“禅茶一味”。

圆悟克勤是否通达两边,无法知晓。本人是不相信的,克勤那个年代好多茶都没喝过,茶这一边就没法通达。但是现代人参与的“禅茶一味”基本上是附庸风雅,扯张虎皮做大旗,骗一下没文化的“文化爱好者”,挣钱为主。

一般坊间传言:“茶道本质是从简单,平凡的生活中品悟出生活的本质;参禅也是通过静思,从简凡中领悟人生的大道理”。不用看第二遍就应该看得出来这种“禅茶一味”只是空想爱好者的白日梦。有平凡的生活就有不平凡的生活。把二者加在一起来领悟生活的本质可能更靠谱一点。同理,有简凡的生活就有繁妙的生活。把二者加在一起才有可能领悟人生的大道理。不然即便参禅把屁股坐烂,品茶把杯底品穿。都只是执有边见的井底之蛙。

梦想从简单平凡中得到宇宙真理是天真幼稚荒唐可笑的。观待对象的缺失造成了天法“如实观”。如果向内求自心,明自性。则无任何必要向外求“禅茶一味”。

剩下只是在“悟”这一点上茶与禅宗的“禅”有了它们的共同点。但是现实是大多属瞎“悟”。这有点像英格兰足球的“长传冲吊”。比赛最后时刻球队教练在本队落后一球时,大声命球员“时间不多了,赶快把球吊进禁区”。结果歪打正着,前锋把球顶进去了。于是英格兰“顿悟”、经片面的总结后,以后从比赛开始就使用这个“高效”的“顿悟”套路。结果使得英式足球的发展停滞不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变成了“伪强队”。被欧陆二流球队狂虐。

禅宗的“顿悟”扩大化使用的结局一样是变成英格兰的“长传冲吊”。“顿”一辈子都“悟”不了。“顿悟”变成了“钝悟”。“禅宗”变成了“残宗”。还好英格兰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几十年后幡然醒悟,放弃了全场“顿悟”。

王阳明在竹子前妄图“顿悟”,结果格了七天,人都格晕了,也没能把竹子格出来。数学,物理,化学,植物学都不学想格竹子,想得太简单。

这个儒家的笑话也是个旁证。

茶还是回归它本来的功效为好,提神醒脑,补充水分,有助于修行。搞得攀龙附凤的玄乎乎的高大上,就可能真的玄了。

顺水打油一下:

求法艰途常遇阻,

无明下士仗顿悟,

禅茶一味寻近道,

空耗今生难破堵。

更多网友回答或是加入讨论,请加入“庄严乐土”辩论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