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佛教,有的年轻人会很反感,觉得那是老奶奶学的东西,整天阿弥陀佛,太乏味。诚然,许多人对佛教的印象,无外乎远离世俗,教人抛弃一切欲望。对于老人来说,年老体弱,去争抢的心淡了,喜好宁静避世,似乎正好与佛的教义相契合,然而,佛教真的就是鄙视,甚至消极的吗?
《阿含经》中讲,释迦牟尼佛在圆寂之前,对弟子们说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佛法就像战鼓,随着时间推移,鼓面破损,在修修补补的过程中,战鼓虽然名字不变,但早已不是过去的战鼓。也就是说,所谓的佛法是避世哲学,是叫人抛弃一切欲望,都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而是后人对佛法的种种误解,就像蒙在旧鼓面上的新鼓皮。
众所周知,佛陀最初与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但是他在外出皇宫游览时,见到人的生老病死。他内心慈悲,不忍见众生受苦,于是出家求道,发愿找到出离这苦海的方法。佛陀以大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原来脱离苦海就是要对治“贪嗔痴”三毒心。而出家学佛,是对治欲望的最佳方式,没有世俗的牵绊,成佛之路会顺畅很多。
不管出家还是在家,学佛不是为了避世,而是直接面对欲望的大勇表现。试问这尘世间,多少英雄豪杰不畏惧刀山火海,却不敢扪心自问,直面心中的欲望。再者,历来佛弟子也不乏积极入世,普度世人的表现。譬如明代抗倭大将戚继光的麾下,少林僧兵的禅杖和少林棍就让手持短刀的倭寇吃尽苦头。
抛弃一切欲望,是对于出世修行的僧尼而言,在家学佛的人,难免被生计所迫,但这不妨碍他们学佛办道。坊间传言,在家人不可修行,只能护持出家人,这又是对佛法的误解。佛陀住世的古印度,就有众多在家修行的大菩萨。佛法传入汉地后,在佛教鼎盛的唐宋时代,文人墨客也常以居士自居。
也就是说,出家修行之人,必然要抛弃欲望,但在家人不免沾染七情六欲,那我们该如何做呢?简单来说,在家修行,就是在红尘中对治欲望,尽管在外人看来,在家的佛弟子仍然追求名利,但他的内心中却明白,自己已经不是为了求名利而求名利。有了此等心境,烦恼也就少了。
另外,居家修行,家人常伴左右,有男女之爱,有子女后代,这又该如何理解呢?对此,佛陀早已有开示,因为佛法住世,必然需要在家修行的菩萨,只有当时机成熟时,佛陀才会度化他出家。释迦牟尼佛也是成家生子,饱经世间冷暖后,才大彻大悟。
消极避世,抛弃一切,是世人对佛的误读,学佛应当是积极向上的。
即便是在家修行,也因为心境的不同,反而能够超脱于物外,远离烦恼,于诸法中得自在!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