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如理如法的求,一定有感应。什么是如理如法?你要晓得佛的本愿是什么?佛的本愿就是度众生。念念愿一切众生成佛,你要用这个心去求,没有一样不感应的。你跟阿弥陀佛一条心、一个愿,哪有不得感应的道理!
*苦乐从哪里来的?从觉迷来的。

*世缘放不下,贪恋这个世间福报,这要教他多多听经、多多读诵,听多了、读多了自然明白,他就慢慢会放下,放下的统是烦恼,烦恼轻智慧就出现了,智慧就长了。
*贪瞋痴慢疑五种里面最严重的是贪心,最根本的是怀疑,对圣教怀疑,对道德怀疑,对三宝怀疑,对因果怀疑,这个事情比什么都严重。疑心重,一生即使是出家,也不得其门而入,为什么?疑这个烦恼对他产生最大的障碍。他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不能明了,当然不能依教修行,不能契入境界,只可以说在阿赖耶识里种了一个三宝的种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