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三宝纪 第十二卷 (译经大随)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大隋录者。我皇帝受命四天护持三宝。承符五运宅此九州。故诞育之初神光耀室。君临已后灵应竞臻。所以天兆龟文水浮五色
第三十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普贤行品第三十六将释此品。约作四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释说教之主。四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何故名为普贤行品。为明从初会菩提树下
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二疏我佛下二明教二一总叙教起因缘二一明佛悲念我佛证此者此谓前不思议融通法也佛证此法得无上安乐(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灭乐)愍一切众生皆有此安乐之法而乃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八 禄八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释随智置于世人心所见者独明圣人所见二谛自为一番于中为五初立相次如眼下举譬三又
第十一卷 佛祖历代通载⊙陈(都建康)雷氏曰(陈高[栗-木+(革*月)]先文废宣后合为五主三十三年)(丁丑)高祖武皇帝(姓陈。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成下里人。受梁敬帝逊禅即位。年五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三卷长水沙门子璇录二发起下二。初叙意。戒能下。以戒是防非止恶义。定是寂静不动义。慧是明照拣择义。但能防非心即不动心。若不动慧乃分明。世出世法无不鉴照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二十五 碣七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敕集注八成立因(出阿毗达磨杂集论)(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