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品 第一卷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
法苑珠林 第六十二卷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祭祠篇第六十九 占相篇第七十祭祠篇(此有三部) 述意部 献佛部 祭祠部述意部第一窃闻。金玉异珍在人共宝。玄儒别义遐迩同遵。岂必孔生自国便欲
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十经略分修证之位疏三一此下下蹑前显后疏言略下二解科意三正开释经庆前中疏未曾闻见者问说此经时在法华先为复在后若先则是权教被法华破若后则法华已说此何未曾答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二楚衡云峰沙门 智祥 集 方便品第二 品节云。此品来意。因前入定放光所现。妙明真境。直欲当机目击现证默契不言之表。奈何眼钝头迷。未达寂灭离言之道。
六组坛经在众多经文中所占的位置非常显著,它所讲的智慧以及道理也非常深厚,并且六祖坛经的版本也多种多样,因为版本的不同,经文中所具的阿含精神也不一样,下面来探讨一下敦煌本
明古吴沙门智旭述【(巳)次约返妄归真。具二觉义二。初明能觉净心义。二明净心自觉义。(午)初中五。初名字觉。二观行觉。三相似觉。四分真觉。五究竟觉。(未)今初】后遇善友。为说诸法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卷第六[龙讥]清武林莲居 绍觉大师 音义 新伊大师 合响 法嗣智素 补遗 △二善位心所(三)初结前问后。 已说遍行别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云何。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四十车十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第三历诸教中二先总以五味对凡夫及四教次一一教各具五味初文二初引经。 三历诸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