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业蕴第四中邪语纳息第二之二有律仪。有不律仪。有住律仪者。有住不律仪者。云何律仪。谓有七种。即离断生命。乃至离秽杂语。云何不律仪。谓亦有
第八十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四静虑者。谓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品类足说。云何初静虑。谓初静
第一百一十二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三恶行三不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耶。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
第一百九十七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二若法与彼法作所缘或时此法与彼法非所缘耶。答无时非所缘。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愚于所缘缘法执所缘缘法无实体性。显所
第一百六十四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定蕴第七中缘纳息第二之三有不修净初静虑亦非无漏。谓已得非初静虑世俗智无漏智现在前。若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无漏智。彼现在前而不修净初静虑及
第四十六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一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如是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此三结等。皆是契经所说唯除五结及九十八随眠。此中应除如是二论
第七十五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五 五取蕴者。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有五取蕴。谓
第五十七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二或有二俱不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苦集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见灭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并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