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论经 第十一卷马鸣菩萨造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六一)复次少智之人见佛相好犹发善心。况复智能大德之人。而当不发于善心耶。我昔曾闻。佛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请佛及僧。于九
瑜伽师地论 第三十三卷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一 复次此嗢拖南曰 七作意离欲及诸定广辩 二定五神通生差别诸相 观察于诸谛如实而通达 广分别于修究竟为其
瑜伽师地论 第十九卷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 贤圣常说最善语爱非不爱语第二 谛非不谛语第三法非非法语第四 今此颂中。言善语者。所谓善说善言善论。当知善说有三种相
第五十二卷 大智度论释会宗品第二十四【经】尔时,慧命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白佛言:“世尊,佛使须菩提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今乃说摩诃衍为?”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说摩诃衍,将无离
瑜伽师地论 第五十四卷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四 复次云何识蕴差别。此亦五种应知。一由安住故。二由杂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五由异相故云何安住。谓习欲者欲界诸
第四十八卷 摄大乘论释释智差别胜相品第十三之三论曰。复次诸佛如来净土清净。其相云何应知。释曰。前于七念中。明如来大富乐即是净土。前但说八人不可得二人可得。未明不可得及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