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一 诸会真净究竟理超圣行海升彼岸 证得一切法自在善权化导不思议 无量希有胜功德自他并利所依止 敬礼如是大觉
瑜伽师地论 第四十七卷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二持随法 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 云何真实诸菩萨相。嗢拖南曰 真实诸菩萨五种相应知 自性依处果次第摄五转 谓诸菩萨有五
第三十卷 摄大乘论释论释智胜相胜语第十之二论曰。此诸佛法身。为说差别。为说无差别。依止意用及业无异故。不可说差别。无量正觉故有差别。如法身受用身亦尔。意用及业不异故无差
瑜伽师地论 第六十九卷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三 复次应知毗奈耶由五种制立为最甚深。云何名为五种制立。一学制立。二犯制立。三出离制立。四止息制立。五羯磨制立复次略由五处应知
第一卷 成唯识宝生论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有情恒为众苦逼炽燃猛火烧内心善士意乐起慈悲譬如自身皆自受敬礼善慧诸佛种于众烦恼皆除灭与无依者作归依能令极怖心安
第八十二卷 大智度论 释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上(经作大方便品) 【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如是方便力成就者,发意已来几时? 佛告须菩提:是菩萨摩
第四卷 大乘庄严经论明信品第十一释曰。已说无上菩提随顺。菩提者所谓信。此信相今当说。偈曰。已生及未生正受及似受他力亦自力有迷亦不迷现前不现前听法及求义观察等十三分别于信
第一卷 大宝积经论归命世间救苦海度彼岸大悲降魔怨我释宝积经庄严十六种真实微妙义欲令法久住自利利他故问曰。汝欲释宝积经。应先释此法。问以何义故。名为宝积。答曰。大乘法宝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