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法正宗记 第七卷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正宗分家略传上(并序)序曰。正宗至第六祖大鉴禅师。其法益广。师弟子不复一一相传。故后世得各以为家。然承其家之风以为学者。又后世愈繁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五卷长水沙门子璇录第六疏初标章。若法下指疑起处。此亦从前第三中来。云何下结成疑也。既兴功运行六度齐修。回向发心严净佛土。此若非取则孰为取耶。佛身之疑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第十二卷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六从背舍已去有六种法门。并属不坏法道所摄。利根声闻具此六法发真无漏。即成不坏法大力
法苑珠林 第九十八卷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法灭篇第九十八(此有九部) 述意部 五浊部 时节部 度女部 佛钵部 讹替部 破戒部 诤讼部 损法部述意部第一窃惟。正像推移教流末代。人有邪正法有讹
法苑珠林 第二十五卷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心识运变厥理无常。解惑相翻圣人何迹。澄神虚照应机如响。所谓寂灭不动感而遂通。悟道缘机然后神化。是以
法华文句记 第二十五卷唐天台沙门湛然述释见宝塔品此中四度云见宝塔。下文云四番即四悉也。初世界中翻名有无三世不同。睹必欢喜故是世界。言经云佛三种身者。借普贤观经也。既结此
友情链接: